
水务局班子述职报告
水务局班子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水务局领导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请予评议。
一、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
(一)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编制上报了4个规划。规划中小型水库134座,总库容81161.17万m3,总投资106.21亿元;规划新建塘坝527处,蓄水容积1861.97万m3,整治塘坝275处,蓄水容积745.91万m3;规划河流治理54项,总投资5.1亿元,已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18项;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总投资6863万元。编制完成《六盘水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水务发展目标和思路。
(二)加快推进重点水务工程建设
白河沟水务工程 水库总库容1670万m3,预算投资47178万元,主要任务是向红果城区供水。2010年完成投资12424.8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3.5%;2011年1至7完成投资8135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3.8%。
双桥水库供水工程 水库总库容9140万m3,预算投资107937万元,主要任务是向市中心城区供水,兼有灌溉及人畜饮水。完成投资695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25.27%。
鱼洞坝水库供水工程 水库总库容2610万m3,预算投资47214万元,主要任务是向盘县“煤(焦、化)-钢-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供水,并兼有农田灌溉、旅游功能。到位资金15390万元,完成投资22800万元,占总投资的48.29%。
卡河水库供水工程 水库总库容2008万m3,预算投资33928万元,主要任务是向“首钢一体化工业基地”供水。已完成投资2263.34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5%。
旧院水库供水工程 水库总库容1458万m3,预计投资33407万元,主要任务是向六枝特区城区供水。到位资金5216万元,完成投资4481万元,占年度计划27.96%。
万家口子电站 装机180MW,预算投资164033万元,到位资金66265万元,完成投资82942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43190万元,完成投资561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2.98%。
响水电站扩机工程 装机2×65MW,预算投资49225万元,到位资金43950万元,完成投资49225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4000万元,完成投资14225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1.6%。
毛家河电站 装机180MW,预算投资121803万元,到位资金32867万元,完成投资32918.7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35000万元,完成投资9182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1%。
泥猪河电站 装机103 MW,预算投资39900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投资4552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9%。
鳝泥坡电站 装机2×90+5.5MW,预算投资169049万元。 2011年计划投资30000万元,完成投资111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37%。
(三)稳步推进民生水务工程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010年完成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1年,组织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 座(含续建工程1座),总投资3727.07万元,完成投资158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5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0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3万人。2011年,年初计划解决13.33 万人,现已争取到18万人(含学校师生2万人),已委托招标公司进行管材招投标工作。
水土流失治理 2010年完成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83平方公里。20011年,计划水土流失治理50.24平方公里,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52平方公里,占年度计划的68.71%。
烟水配套工程 2010年组织完成水务部门烟水配套工程8000亩,配合烟草部门完成烟水配套工程4.274万亩。2011年,水务部门实施配套工程1.7万亩,其中盘县马场乡马场、三寨村烟水配套工程,完成计划的70%;水城顺场乡戛泥、红岩村烟水配套工程,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90%。
农田水务建设 去冬今春,投入农田水务建设资金6720.36万元,完成修复水毁工程5处,新修防渗渠道5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5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785万亩。
中小河流治理 六枝特区六枝河平寨河段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80万元。水城县巴浪河(米箩乡段)治理工程,完成施工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盘县淤泥河河堤工程和乐民河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省水务厅审查通过,待批复。水城县月亮河综合治理工程,正进行勘测设计工作。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 小田坝小水电装机容量为3.2MW,预算投资2910万元,完成投资3020万元,已投产发电。天生桥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装机容量3MW,预算投资3052万元,因项目业主更换,目前尚未开工。
(四)迅速组织抗旱救灾
20xx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迅速组织开展了抗旱救灾工作,妥善解决了135万人、5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规和制度,组织开展践行宗旨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提高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层层签订了《市水务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书》,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实现水务工作廉洁、务实、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水务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水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水务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水务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从工作思路和措施上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水务事业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编制水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时,坚持多搞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在业务管理和行政执法方面,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在行政审批方面,将水务方面的审批事项进入市政府政务中心信息网对社会公布,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流程,公开服务承诺,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在接受群众监督方面,设立了举报电话,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此处隐藏7495个字……织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市委“五个一律免职”、“为官不为”五个一律问责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局党组书记、局长带头为市直水务系统党员干部上“三严三实”专题党课;通过郴州水务网和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发送《廉政准则》和全市问责通报等内容;组织观看《高速路上的腐败陷阱》和《人生不能重来》等警示教育片;组队参加市“四型”机关创建办举办的全市机关单位法律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制定《2015年郴州市水务行业培训计划》,组织全市水务系统680余人次参加省水务厅举办的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建设管理、水质检测及水资源保护等12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培训。三是规范工作管理。推进机关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明确科室职责,编制责任清单。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和网上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平台建设,原12项行政审批项目精减至9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健全完善了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行政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主要领导末位表态、“三误”工作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外出活动和公务车辆调度的补充规定》、《重点工作督查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务技术审查工作意见》等制度,局机关文件会议同比精减10%,公务接待经费在上年大幅下降基础上再降19%。四是严实工作作风。制定《市水务局2015年涉企检查备案工作实施方案》、《坚决纠正水务安全生产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切实抓好重要岗位效能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和利益冲突回避暂行办法。建立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四个一”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与16个基层单位结成对子,下基层调研指导60余人次,监督检查重点项目80多个项次、召开座谈会10多次、走访群众90多人次,以苏仙区栖风渡镇庄门村、宜章县黄沙镇晓夏街村等村精准扶贫和“机关+基层”支部联建为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决策落实、制度执行,特别是防汛减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做到每月有一次全面检查,每季有2-3次“四不两直”式的暗访督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召开了6次相关会议,发出了30件督查通报和整改通知。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水务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仍不完善。多数城镇防洪工程尚未全面完成,中小河流防洪堤尚未全面加固,防洪圈尚未完全形成,部分城镇备用水源地及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滞后,全市山洪灾害问题依然严重;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仍不健全。蓄、调、引、供水工程体系配套不齐,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滞后,河、湖、库、渠水系网络尚不能统一调配,农田灌溉水务用系数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仍然较弱。重金属污染的历史遗存仍然较重,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亟需治理并转型升级,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未与生活污水量配套,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还未能稳定达标,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脆弱,河湖生态健康水平堪忧。四是推进水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二、奋发有为,努力开创2016年水务工作新局面
2016年,是实施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水务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治水、改革活水、建设强水、发展兴水,明确“一个目标”,推进“五水同兴”,强化“五大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保障,为建设实力郴州、创新郴州、开放郴州、生态郴州、人本郴州奠定坚实的水务基础。
(一)明确“一个目标”。圆满完成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完成水务投资50亿以上,统筹推进水与山、水与绿、水与城、水与人的有机融合,着力夯实农村水务,大力拓展城市水务,更加注重生态水务,致力构建“水系连通、水道畅通、量质同升、安全高效”的郴州现代水网,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二)推进“五水同兴”。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节水治水兴水管水全过程,坚持雨洪资源化、水系网络化、城市海绵化、水域景观化、工程生态化、治理系统化“六化同步”,推进雨洪水、生活水、生产水、资源水和河湖水“五水同兴”。一是蓄泄兼筹雨洪水。围绕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大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以山洪防御、水库防守、城市防涝为主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水平和指挥调度能力。二是巩固提升生活水。按照“巩固成效、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的原则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和水质达标率分别提高到76%、75%和100%。三是节约集约生产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水机制,促进水资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加强用水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水资源消耗强度,提高水务用效率和效益。发展节水农业,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及小农水重点县、“五小水务”工程建设。四是开发利用资源水。坚持人水和谐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大力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建设和省级以上水务风景区的开发、利用、保护。支持推动温泉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五是保护净化河湖水。实施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和生态补水净化工程,打造会“呼吸”的江河湖库,有序实现江河湖库休养生息。继续抓好以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河道水库保洁和水系绿化,深入推进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大力开展小河流治理、四水治理、山洪沟治理以及水土保持项目建设。
(三)强化“五大举措”。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统筹推进水务建设、管理、改革协调发展。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发挥水务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约束、指导和引领作用。三是强化政策支撑,通过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小型水务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水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强化水务管理,深化水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关键岗位、重要职务、重点环节的检查监督,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确保“四个安全”。五是强化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悦读、网见、调研、联帮、践诺、创星、增彩、阳光、洁水”九大行动,深化“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健康型”机关创建,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实行“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健全完善教育管理、激励约束、监督考核等党风廉政长效化常态化管理机制,用坚强有力的队伍、扎实过硬的作风保证兴水惠民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